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
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
http://www.taiwancenter.com/sdtca/index.html
  2021 年 8 月

縫衣機和愛心口罩
林郁子

母親的店在五十年代的香港算是小有名氣,不只每年承包YMCA芭蕾舞團演出所有大人小孩的戲服,也在利舞台辦過兒童時裝表演,家中還存著一張珍貴的演後團體照,聽說那裡面還有英國總督及日本大使的女兒。

Linky童裝店坐落在跑馬地的旺區,記憶中櫉窗上所有的模特兒,好像每件衣服我都曾經擁有過。每件都是母親量身試身做的,也就養成我到今天對衣服定要合身的挑剔。

童年一段最溫馨的回憶就是母親說我那天下課可以去店裏找她,由聖方濟各小學門前的堅尼地道走到跑馬道大概三四十分鐘吧。到時母親總是在忙著,我就用她桌邊的零布依樣給我的洋娃娃做衣服。等她可以暫停休息時她就帶我到轉角的咖啡店,滿滿菜單但只許我點一樣,所以總是不知要紅豆冰還是栗子蛋糕好。

十歲那年過了生日,母親就說可以開始教我學用縫紉機。記得第一件成品還是給我的洋娃娃做了件小禮服,六十五年前的往事還歷歷在目。

今年二月初約了幾位知心朋友同到Australia, New Zealand 坐遊船。上船那天正好傳出公主號遊輪發現病毒的消息,我們坐的是Holland America,一上船就有人傳説船公司已請持中國、香港及星加坡護照及十四天內去過這些地方的人不要上船,他們也讓所有由那些疫區來的員工暫時休息。一路上大家都好關心我們在公主號的朋友, 每晚聚餐都爭傳他們的消息,但心理上還是覺得病毒離我們十萬八千里。到了New Zealand,氣氛才開始有點緊張。每到一港口當地的衛生局都要到船上作調查看可有人發燒有病状,滿意後才許大家下船。感謝船公司的小心,到處都有洗手消毒藥水, 回家飛機上大家也開始戴口罩。當時美國還沒有宣佈有任何病例。我走前在CVS 買了一盒的醫療用口罩,大家分手前我自己留下四個給兩人旅途中用,其餘就送給要回台灣的朋友,沒想到回到家就到處買不到了。

我月底有花展,MC要回Dallas參辦228,所以到洛杉磯就各分前程。二月底Aki 來訪幾日,三月初原本計劃他要來San Diego的,但兩邊的疫情越來越嚴重,3/14 CA lockdown, 3/19 TX lockdown。飛機不能坐了,就從此各自守在家中。

大女兒一家住附近,二女兒一家在Los Angeles是疫情中心之一,掛念他們的安全。即然口罩沒處能買想就自己做給他們吧!

做Quilt 的日子,看到喜歡的花布就買,打毛衣的日子又積了一大卷的細鬆緊帶。近年來插花,鋼線也是道具之一。不能出門,可是家中做口罩的材料什麼都齊全。做完女兒兩家,做完讀書會的姐妹,及天主堂的修女就開始拿出婦女會的地址本打電話。先是想到誰是比我老的,就打給誰。後來是想到誰就打給誰,都是同樣的開埸白:「我好無聊,整天做口罩,寄幾個给你好嗎?」一個NATWA姐妹說我是在做 「愛心口罩」,就此訂名。

從此以後,獨居不再寂寞。每日覺得心亂就縫衣機前坐兩三個小時,日子越來越好過。整日好像在開工廠,每批大概十五個。兩三天一批,十星期下來,算算大概做了近三百個吧!

幾十年的習慣,縫衣機都是放在主臥室一角。不是常用,但是每幾年就會拿去維修一下。生活中總是陸續有些大小的愛心工程,由做睡衣到給孫女及她的洋娃娃做衣服,到做女兒嫁衣,到孕裝,到改改褲腳裙腳。有時幾個月都沒開機,但就是喜歡有縫衣機在身邊,隨時備用。

在這做口罩的日子才突然領悟到,對縫衣機的感情原源起在對母親的思念。母親若在世,今年正好100 歲。縫衣機左角前方牆上掛的是母親的畫像,在縫口罩中間要休養眼睛,就抬頭和她對話:感謝您教我怎麼裁縫,居然過半世紀後還可以自己設計給我關懷的親友做愛心口罩。

到現在不只布料還有,勁也未斷,只是現在僑委會可以分送代售。許多人也開始用北加州的self sewing kit自做,儘管材料還有,沒有訂單,是收功的時候了。

2020 五月母親節